創新中國︱傳統產業逐浪數字藍海 向智起航
《創新中國》——看見創新最活躍的地方。
《創新中國》是人民網新推出的財經調研欄目。欄目將深入一線,探訪創新要素最集中最活躍的地方和企業,重點發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誕生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充分展現各地政府及各類經營主體煥發新動能、闖出新天地的創新精神與生動實踐。
當傳統叉車裝上“智慧大腦”,看似簡單的人下車、車上云,卻帶來場景的智能互聯;
當百煉成鋼遇上數字技術,工人不必再鏖戰高溫與噪音,千米之外便可“一鍵煉鋼”;
當建筑工地用上“黑科技”,人、機、料、法、環不再割裂,工程的安全高效成為現實……
深入地方和企業一線,探訪經濟與產業創新要素最集中最活躍的地方。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一批傳統產業應勢而動、變中求進,拓展了新的競爭優勢。本期《創新中國》,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調研團隊從物流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叉車集團”)到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寶武”),再到煥發數字新活力的老牌建筑企業陜西建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建工”),一路從他們的發展變化中,得以窺見傳統產業的“智變”之路。
《創新中國》節目中展示的無人叉車正在作業。
一套設備蝶變,引領產業鏈變革
當前,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正加速覆蓋我國制造業的多個關鍵領域,在跨界創新的驅動下,傳統制造業正朝著數字化、產業化的方向高質量發展。
叉車,作為傳統物流制造業中的重要角色,是物料搬運設備中的主力軍,廣泛應用于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等多個行業。當傳統叉車遇上智能化技術,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走進安徽叉車集團的車間,調研團隊看到數輛無人叉車正靈活穿梭于廠房中,面對高大貨架上不規則堆放的貨物,抓取、轉向、放置……整個過程行云流水。叉車既能夠準確識別取貨,也能夠將地面上的貨物準確放入指定貨架。
“相比以前每天坐在叉車上作業,現在,我們都是通過一套軟件系統控制叉車,轉運入庫出庫再也不用人工駕駛叉車,既省時又安全。”曾是叉車司機的朱飛向調研團隊展示了他正在使用的操作系統。朱飛介紹,從前每天都要駕駛叉車作業3-4個小時,現在只需做好設備維護,動動手指就能完成更多工作。
“無人叉車只是安徽叉車集團智能制造的一部分。過去大家理解的叉車可能就是一臺單獨的設備,但現在的叉車已經通過與騰訊聯合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多設備連接,并采集和轉化工業車輛設備數據,開始跟多個系統進行打通。叉車作為一個智能的信息化端口,讓安徽叉車集團可以從物料搬運發展到為搬運產業鏈輸出服務,提供整體的企業智能物料搬運解決方案。”安徽叉車集團總經理助理徐英明向調研團隊解釋道,從材料進入到生產線的線邊倉,再到進入成品庫存和配送中心,叉車智能互聯后打造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化搬運產業鏈。
調研團隊通過走訪一線發現,當前傳統制造業的數智化轉型,已不再是單個設備的數字化改造,企業也正在經歷從“制造商”向“服務商”的轉型,不斷深化智能升級,向上鏈接、向下延伸,不斷拓展產業鏈,進而實現產業的全面數字化。正如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系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核心控股子公司)信息化部部長張衛所言,“數字化轉型對于傳統產業而言,只是工具和手段,其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重構。”借助數字力量,傳統制造業正一步步向智能型和服務型制造業轉型,助推企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創新中國》節目中展示的中國寶武“黑燈工廠”。
一條生產線升級,助推行業智造躍遷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
雖然近年來鋼鐵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但由于鋼鐵產業鏈條層級多、工藝流程復雜、質量管控難度高、行業場景多元等,導致鋼鐵企業數字化升級也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
傳統鋼鐵行業該往哪走?如何以數字技術創新之“鑰”解傳統產業升級之“鎖”,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中國寶武從智慧制造、智慧治理、智慧服務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嘗試。
走進中國寶武,智能生產已經在多個場景得以應用。這里有我國目前唯一一家入選“燈塔工廠”的鋼鐵企業——中國寶武核心企業寶鋼股份寶山基地,冷軋“黑燈工廠”用“黑科技”實現“無人化”,不用開燈就能自動運行;千米之外輕點全流程按鍵即可實現自動化的“一鍵煉鋼”;熱軋工廠則利用全真互聯技術,將實體產線在虛擬空間內數字孿生,進而隨時追蹤回溯產線工況,極大地提升了工廠的效率與管理水平……
在中國寶武的多個角落,從設備狀態的自動采集診斷到整個集團的內外連接體系也都搭乘了數字化的翅膀,科技所帶來的切實改變,無不顛覆著人們對傳統鋼鐵行業的認知。
在“黑燈工廠”里,中國寶武工程科學家宋健海帶著調研團隊行走一圈,目之所及皆是無人設備:無人吊車抓著2米高的冷軋鋼卷來回穿梭,無人檢測機智能識別、自動翻面鋼卷,無人行車穿行其中,撈渣、拆捆、貼標……
“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場景,這背后都有一個巨大的‘網’在操控,這就是我們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宋健海說道。
調研團隊走近鋼鐵生產和運營的最強“大腦”——設備遠程智能運維中心,“六合一”集控室,只有幾個工作人員對著電腦和大屏幕調整、監控全線各種生產參數,鋼鐵“智慧”生產的全過程,一目了然。
“這種場景放在以前簡直是無法想象,改造之前,車間的多項作業,例如產品質量檢判、現場行車駕駛、設備運維等崗位主要依托人工,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完成整個產線的全部操作,大大提升了效率。除了監控數據外,通過平臺我們還可實現對現場全產線的生產運營質量、設備等精準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寶信軟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中心副主任陳曉武說道。
據他介紹,通過智能運維、在線監控等多種數字化手段,工廠的勞動效率提高了將近47%,工序能耗下降了9%,成本降低了20%,不良率下降了10%……
一系列數字背后,無一不映射出鋼鐵行業的智慧制造之光。宋健海表示,“在這里,真正體現了智慧制造如何為企業降本提質增效。秉承著‘鋼鐵+互聯網’理念,我們與騰訊等一系列互聯網龍頭企業開展了深度合作,運用其工業仿真技術、數字孿生等技術,通過智能化改造,進一步提高了煉鋼操作標準化水平,降低了冶煉時間,為我們產業發展實現了持續賦能。”
《創新中國》節目中展示的陜西建工智慧工地模擬場景。
一片工地智能化,構建智慧建造新模式
建筑業,與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關。過去多年里,中國建筑業體量穩居世界第一,轟鳴的車機與翻騰的水泥鑄造起高樓大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然而,我國建筑業仍舊存在能源與資源消耗大、勞動力日益短缺、科技水平不高等問題,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從“建造”邁向“智造”,借助數字化手段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陜西建工集團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工人操作違規,系統進行實時抓拍;工程實施有漏洞,系統生成報警提示;工地存在安全隱患,系統立刻預警……在陜西建工承建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工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集成應用與施工現場深度融合,讓工地變得“耳聰目明”,“看”得到違規,“管”得了安全,“聽”得見噪音,“聞”得到粉塵。一項項高科技和創新管理措施,讓建筑工地的高效運作與安全管理有了“智慧大腦”。
陜建集團信息管理部經理、陜建數科公司總經理李寧介紹,當前建筑業顯著的特征依舊是需求側與供給側發展不平衡,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利潤率降低;另一方面,安全成本高、過程能耗大、農民工老齡化等也帶來嚴峻考驗。“要解決上述問題,既需要借助外力,通過搭建產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形成更多的產業共識與協同,共建一些好的協作模式和合作生態;又需要苦煉內功,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提升企業降本增效的能力。”他說道。
基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開發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可有效彌補傳統人力監管的不足,用“智慧大腦”識別在建工地“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并及時預警,可以讓違規施工行為無處遁形,切實保障施工安全。
李寧提到,“陜建與騰訊共建的具有陜建特色的云計算底座,承載數據資源、數據服務、數據沉淀等多樣化能力,通過打造企業服務‘一朵云’,來支撐陜建集團各產業的快速數字化轉型發展。”
高科技的應用還不止于此,據陜建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總包項目經理部副總經理童占國介紹,在建筑項目過程中,諸如三維激光掃描融合BIM技術、云數據、智能管理等科技創新技術也得到應用,使得低成本、高效率和低能耗融入施工的方方面面,使探索智慧建造新模式成為了可能。
調研團隊行走在工地上,深切感受到,當前的建筑行業,不再是一磚一瓦的緩慢堆砌,而是科技、藝術和生活的融合。在數字時代,建筑行業的信息能被更透明、更高效地傳遞和利用;建筑資源得以智能化的管理;建筑的設計施工亦能實現跨地域的協同。一個更加安全、高效、創新的建筑行業,在當下的中國正觸手可及。
>>>研究員說<<<
本次《創新中國》的調研之行,讓我們看到,無論是專注于智能制造的安徽叉車集團、積極探索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中國寶武集團,還是開啟智慧建造新模式的陜西建工集團,他們都乘著數智化浪潮,擴大了新時期的企業競爭新優勢。透過這些企業的變化,我們明顯感覺到,數字化改造對于企業而言,不僅是生產線效率的提升,更是驅動了產品端、技術端,甚至是運營模式的創新與變革,成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傳統產業在制造業中基數大、占比高,是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點和難點。但是產能的需要、質量的追求以及人工成本的壓力、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都要求企業必須邁出這一步。如何在更深、更廣、更高效方面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加速發展,這既需要企業自身“苦煉內功”,亦需要平臺、服務商在科技、連接、生態等方面開放先進技術和優勢資源,讓企業加“數”向前。
“創新中國”系列財經調研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